校训

心灵驿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心灵驿站
用心架起友谊的桥梁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19年03月20日 16:29:12 作者:小编 点击:

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英)休谟

2019年3月18日下午16:20,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时艳秋,在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辅活动室给阳光心理社团的成员,开展了以“用心架起友谊的桥梁”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学生受益匪浅。

友谊是使青春丰富多彩的,清纯的生命的旋律,是无比美丽的青春赞歌。

讲座从热身运动“心有千千结”开始,同学们分五个小组,手牵手为成一个圆圈,看看左边是谁,右边是谁,记住同学。接着随着音乐随意走动,当老师说:“停”,同学们都停下,然后牵起刚开始牵的手,错中复杂的好乱的手链,像千千结,需要解开,不用语言,而是用眼神、用心解开。当同学们解开自己的手链时,感触很深。

分享的时候,同学们感受到: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解开心结,真的在生活中很重要呦!

时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人际交往的意义,“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

时老师给同门讲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法则、效应、方法。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等。

如何人际交往?善用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方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会倾听,学会赞美,学会感激,学会幽默。四种交往模式:1.我不好——你好;2.我好——你不好;3.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让学生判断,联系实际,感觉在生活中我们习惯用的哪种模式?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最后一个双赢的还是很好的,有时做不到,在未来的日子,努力做到共赢。

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别人的友谊。

最后,在音乐《朋友》中结束本次讲座。(时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