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可使教学工作纳入规范的轨道,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加强教学工作计划性的重要措施。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及各级各类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教师的教学计划应包括:
1.学期教学内容体系分析:
主要有学期教学内容在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期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及系统,学期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等。
2.学期教学任务:
提出学期教学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的渗透等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基本情况,还要分析学生实际学识水平、年龄、职业结构等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4.教学进度:
按教学内容顺序,写出章、节或单元的教学时数,包括复习、检测、实验、实习、小组活动、参观的时间安排。
5.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学校要求,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应在开学初第一周内完成,经各部审阅后交教务处备查。
二、备课基本要求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和设计,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备课的基本根据应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和学生实际,对备课的要求是: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要掌握课标、大纲、考纲的基本精神,明确单元、课时教学目的,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搞清楚学科、专业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确定重点、难点知识,弄清每个单元、章节、课时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技能教学方面的目的要求,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阅读参考书,更好地掌握教材,充实教学内容。
2.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
教师在备课时应了解学生对学科有关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的现状,特别是学习本单元知识和技能所需的预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等。
3.研究教法和学法
教师要根据单元、课时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法以及怎样指导学生的学法,对难点怎样突破及重点怎样巩固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独立思考、勇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教学平等。
4.精心设计教案
(1)所有教师上的每一节课必须设计教案。教案的编写要符合学校的统一格式要求。做到明确教学要求,合理组织和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体现选择的例题及例句、课堂反馈的形式和方法设计、课堂时间的分配等。根据练习的不同类型精选或设计相应的作业,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注意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根据学科和课程的不同特点备好板书设计、教学工具、实验器材和运动器具等。
(2)应分课时编写教案。凡两节以上连排课程可以设计一个教案,但教案中应体现课时分配,以实现按计划教学。
(3)提前一周备课。教案设计要有鲜明的特色,体现学科及专业教学的特点,注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实习、实验课教案要有实习、实验课题、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有关的工艺规范要求及安全要求、形成职业技能的要领、达成职业技能目标的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设计、课内训练计划、课外训练作业、教学场所及设施要求等部分。
(5)整个单元或整篇课文的教材分析、单元测试、期中及期末考试讲评、作文讲评等内容是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在教案中得以体现。
(6)教案中教学主要过程部分应具体,纲目清晰,重点突出,注意与教案开始所确定的重点相吻合,教案中应附有当堂课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贯彻整节课内容,设计的板书要讲究技巧性、艺术性,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目的。教案中要有课堂练习内容与作业的内容,要有本次课所授知识的概括性小结,使学生更加清晰掌握知识点。
(7)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备课组要实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求另行制订)。提倡使用一体化的教、学案授课;教、学案一体化材料应规范,除按以上教案要求外要注明使用日期、主备人等项目,同时要有体现教师个人再备课的个性化和指导学生学法等内容(具体要求另行制订)。
(8)不得使用旧教案及上级下发的基础教案教学,可以部分使用电子教案,但手写教案不得小于学期教案总数的1/3。
(9)教师应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每门教案的检查。课前应熟悉教案,熟悉所需教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如有故障应及时解决。对于演示实验应预先进行实验,保证实验一次成功,准备好必须的小黑板、挂图、电教器材等。
(10)要在授课后及时写教学后记,认真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三、上课基本要求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对上课的要求是:
1.教师应在上课铃响前在教室门口候课,随上课铃声走进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擅自调课、停课,不在课堂上吸烟,不在课堂上接、打手机。教师上课迟到5分钟或提前15分钟以上下课或拖堂5分钟以上为教学差错,无故缺课者为教学事故。
2.教师必须带教案进课堂,依据教案上课,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上课过程中,有时可根据教学需要,对原定教案做适当调整,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3.通过必要的教学形成和方法让学生明确本节(次)课的教学目的,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4.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组织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避免课堂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做到:
(1)概念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2)讲课使用普通话,语言力求生动、简练、准确、清晰;
(3)板书工整,简明扼要,布局合理,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作图认真;
(4)严格要求学生,维护课堂秩序,及时制止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5)教师进课堂应做到仪表端庄严肃,服装整洁得体,举止稳重大方,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6)在课堂上不歧视、讽刺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开展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授知识时,注重学生自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5.要按规定的学时数任课,不擅自减少或增加学时,更不允许擅自改变教学内容。如因需要而作教大变动的,应经专业教研组讨论,分管领导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
6.优化课内时间分配,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时效率和效益。合理安排并从严把握“学”、“讲”、“练”的时间结构,且根据需要进行循环。课时结构大体上可安排为“先学”和“后讲”控制在30分钟内,而“当堂训练”宜不少于15分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集中学、集中讲、集中练”或“集中学、分散讲、分散练”或“分散学、分散讲、分散练”。要一切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顺乎学情,讲求实效,灵活安排,过渡自然。要善于精讲,教师讲的时间依学生疑难多少来确定,疑多多讲,疑少少讲。讲的方法也要精心选择,切实有效。“练”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当堂训练应做到独立和按时,不准学生抄袭,同时教师要巡视督查,以了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表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提醒纠正。
7.要及时做好当堂小结。小结要与课始揭示的教学目标相呼应,要做到画龙点睛,分清主次,又要防止学生将本节内容化整为零,以达到知识条理化。
8.对实验、实习课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和实验、实习场所负责人联系好,按照教学要求准备好各种实验、实习器械、工具用具、工件、元器件等,写好实习、实验指导书,对实验、实习各环节的配合提出要求,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并全程跟踪,巡回指导,严格要求学生按实验、实习内容和程序进行操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验、实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结束时整理好实习、实验设备,打扫好场所卫生。严禁放羊式教学,对学生放任自流,确保实验、实习课达到要求,安全不出事故。
9.对习题课和课堂讨论:
(1)习题课和课堂讨论是帮助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适当安排,列入课程授课计划,并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
(2)必须配合课堂讲授的要求,明确每次习题课(或课堂讨论)的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钻研的精神。
(3)习题课包括复习提问、典型例题分析、课堂练习、教师总结等环节,教师应精心组织,不能放任自流。
(4)课上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重视培养计算、绘图、使用手册、图表和计算工具的能力。
10.要充分利用教材和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注意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联系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讲求实效。
四、布置和批改作业基本要求:
对学生的作业布置、批改和指导,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了解教学情况,形成和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作业的要做到“四精、四必”。四精:精选、精练、精批、精评;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一)总体要求
1.作业形式:包括复习、预习、阅读课外材料,口头、书面作业、实验实习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工艺制作、技能训练等。
2.布置作业要求:
(1)必修科目课程作业一般在课堂内完成。其余课程留有课外作业。
(2)符合课程的范围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训练技能、掌握技巧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错题再现除外),不布置处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多的作业。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必做作业符合学生一般水平,选做作业应有利于优秀学生发展。
(3)作业的份量适当。基础年级每天的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两个小时。
3.对学生作业应严格要求,做到内容正确,步骤清楚,书写工整,格式合理,字迹清晰,按时独立完成。
4.学生作业要按时收交,认真批改,准确评分,按时讲评。其中带普遍性的错误要在课堂上集体订正、讲评,个别性的错误要求学生个别订正,并在下次作业批改时一并检查批阅。
5.教师应备有“作业错误记载本”和“作业完成记录本”,将学生作业中的重要错误随时摘记,作为讲评以及个别辅导的依据,并作为今后教学的借鉴资料。
(二)分科要求
1.语文:
(1)作文:大作文每学期6—8篇,每篇有教师详细批改三分之一以上,必须有边批与总批,错别字、病句等有指出,其余由学生互批或略批,有总批。小作文或周记不少于15篇,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批改或讲评,但详批不少于三分之一。
(2)每课至少一次作业。采用一体化教、学案的,批改课后练习部分,每专题(单元)结束后要有过关训练,全批全改;若使用练习册或辅导上的单元检测或过关训练的,亦要全批全改。高三年级综合练习每次可适当选批不少于三分之一以上。
2.英语:
(1)每次课至少一次课外书面作业(每节课不超过30分钟)。采用一体化教、学案的,批改课后练习部分,全批全改,用英语批改。
(2)每单元结束后,必须出一套自编题,全批全改,高三年级综合练习每次可适当选批不少于三分之一。
3.数学:
(1)新授课必须有课时作业;每一完整内容授完后必须安排一次书面作业;使用一体化教、学案的可以使用学案中留的书面作业,每次时间30分钟左右,全批全改,习题课后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全批全改。
(2)每单元(章)结束后必出一套自编检测题,全批全改。高三年级综合练习每次可适当选批不少于三分之一。
4.文科类主干专业课:
(1)使用一体化教学案,每节一次作业,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全批全改。
(2)每章结束必出一套过关检测题,全批全改。高三年级综合练习每次有针对性地批阅1/3以上。
5.必修学科:每节课必做一次作业,力争课堂内完成,全批全改。
6.技能性学科或实验、实习作业:
(1)音、体、美没有书面作业,但要布置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与课外训练的任务,在课堂上展示后记分。
(2)信息技术、计算机类课程、实验课、实习课要安排上机实习、实验报告,教师要批改二分之一以上;信息技术、计算机类课程可在网上建立学生个人文件夹,学生将完成作业上传后由教师评分。
(3)其他专业课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制作作业,根据制作情况评分。
(三)作业批改标准
1.批改可使用等第制,分优、良、中、差或A、B、C、D,作文采用百分制,每次批改要标明日期;有评语,批语书写要准确规范。
2.批改符号:
(1)解答题目全对,在题尾划“√”号;
(2)解答题目出错,在题尾划“×”号;
(3)如粗心大意造成错误,先在错处划上横线,再添上“!”号;
(4)如解题中某一过程不合理,先在不合理处划上横线,再添上“?”号;
(5)凡错误处必要求学生订正,下次作业一并批改。
3.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仔细、严格,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错误,对潦草、马虎、画图草率、不合要求的作业,应退回重做,对抄袭作业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作业普遍的错误应及时进行讲评,指导学生订正。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成绩要及时登记。对缺缴作业超过该课程作业量的三分之一者,不准参加考核。
5.对于实验、实习报告,教师要认真审查学生的实验、实习数据,仔细批改实验、实习报告,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成绩,对不符合要求的报告应退回重做。
6.提倡面批、精批。
五、辅导基本要求
辅导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方法,辅导分为“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包括“补差”和“培优”。其基本要求是:
1.上好早读、晚自习等辅导课。
(1)早读、晚自习辅导教师应提前2分钟以上到教室,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并认真记录,讲清辅导的要求;
(2)辅导课教师必须在教室内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认真执行辅导课纪律。不在辅导课上看书、报、杂志,不在辅导课上备课,除面批作业外不在辅导课上改作业。不接、打手机,不在教室内抽烟,不擅自调课,不随便离开教室。
(4)不把辅导课变成上课的简单重复,除了集体解答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外不应侵占辅导时间作上课之用。如课时紧张,确需利用晚自习上课的,应经部领导批准。
2.要注重把“补差”和“培优”结合起来,使学生都能取得进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性问题,及时主动地予以课后辅导,并作出专门记载,争取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要过关,基本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使教学目标得以及时落实。
3.辅导中要注意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树立信心;纠正学习过程中、书写、计算过程中的不良习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答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无缺、漏,迅速跟上。
六、考试和考核
考试(包括单元测验、检查)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与学的工作。对考试的要求是:
1.认真命题。学期初各备课组要研究本学期单元教学检测安排,确定时间、命题人,全日制教学班原则上每个月组织一次阶段教学效果检测,考试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严格按大纲和课程标准和教材命题,题量和难度适宜,做到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注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充分体现学科和专业教学特点。
2.严格考风考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教师要认真参加监考,防止舞弊行为,对考试违纪学生要仔细调查清楚,耐心帮助教育,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科学评卷。凡重要考试都必须实行流水阅卷。单元检测卷原则上考后即改,期中、期末考试要在考后两天内改完。对试卷的评分要客观公正,对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应有记载,应做出统计分析。
4.认真讲评。
(1)每次考试都要认真分析。要分析到学生,分析到知识点,分析学生前后变化,分析原因;要做好与学生前后变化的比较,与班内学生比较,与年级名次比较,与其他学校的成绩比较,要开好年级分析会,学科组分析会,班级分析会,学生分析会。
(2)教师要及时讲评。讲评的内容应包括对学生取得成绩的肯定和错误原因的分析。讲评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不能用对答案的方法代替考试的讲评。
七、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年)结束,教师应对完成教学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
1.本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及完成情况;(可参照学期工作计划进行总结)
2.教学质量分析。包括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心理品质的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教学中的成绩与问题、主要经验教训等。
3.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