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5月12日上午,高职劳动教育课教师李权玉带领24高职机器人1班全体同学,走进学校耘育劳动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课,将专业学习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诠释“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技”的育人目标。
劳动实践:在田野中锤炼匠心
耘育基地占地7.3亩,是沛县中等专业学校重点打造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基地北侧果树成荫,南侧蔬果飘香,机电工程系师生在专属实践区内分工协作,开展松土、除草、施肥等农事活动。
尽管机器人专业学生平日与机械、代码为伴,但面对田间劳作,他们依然展现出严谨细致的态度:有的小组用工具精准测量土壤深度,有的结合机械原理优化除草效率,将专业思维融入劳动实践。李权玉老师表示:“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智慧的延伸。通过观察自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个结合:劳动教育赋能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紧扣耘育基地“三个结合”理念:劳动与德育结合:学生在协作中培养团队意识,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念;劳动与智育结合:通过分析作物生长周期、土壤特性等知识,提升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劳动与社会实践结合:以田间为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农业,思考科技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机电工程系主任在活动中强调:“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机器人专业学生未来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责任、懂奉献。这样的实践课,正是‘知行合一’的最佳载体。”
未来展望:劳动教育常态化、专业化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劳动实践让他们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真谛,更激发了用专业技术服务社会的使命感。据悉,机电工程系将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计划将耘育基地实践纳入常态化课程,并尝试开发“智能农业机器人研发”“生态种植技术优化”等跨学科项目,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建设双向赋能。
供稿:机电工程系张茹茹
2025年5月12日